狗咬后,除了打疫苗,这些问题容易被忽视

  发布时间:2024-05-31 12:26:4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只有狗的狂苗接种率达到70%以上,才能消除狂犬病。但中国犬、猫的平均免疫率仅有29.84%和19.50%。视觉中国/图被狗咬伤18天后,一位3岁的河南南阳小男孩永远停止了心跳。小男孩去世前发热、呕吐、 。

只有狗的狗咬狂苗接种率达到70%以上,才能消除狂犬病。后除忽视但中国犬、打疫<strong></strong>猫的苗问平均免疫率仅有29.84%和19.50%。视觉中国/图

只有狗的题容狂苗接种率达到70%以上,才能消除狂犬病。易被但中国犬、狗咬猫的后除忽视平均免疫率仅有29.84%和19.50%。视觉中国/图

被狗咬伤18天后,打疫一位3岁的苗问河南南阳小男孩永远停止了心跳。

小男孩去世前发热、题容呕吐、易被意识不清,狗咬南阳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重症脑炎、后除忽视狂犬病、打疫急性呼吸衰竭。

狂犬病为人兽共患的传染病,病死率接近100%。但世卫组织官网提到,即便暴露很严重,如能立即接种最新型的疫苗,并辅以适当的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e Globulin, 以下简称RIG),几乎可以100%有效地预防狂犬病。

据已有媒体报道,小男孩下午6时被狗咬伤,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由于当地没有RIG,晚上八九点,小男孩和母亲赶到南阳市,跑了两三个地方,才接种到RIG,处理完之后已是凌晨。

据央广网,新野县疾控中心回应称,新野县每个乡镇街道都设置有疫苗接种门诊,备有狂犬疫苗,但大一些的乡镇才会根据实际需求和服务能力采购RIG。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短不到一周,长则一年。狂犬病专家、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原研究员严家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因为狂犬病潜伏期相对较长,狂犬病疫苗是唯一一种,即便在咬伤后接种,大多数情况依旧有效的疫苗。人体内抗体的产生与病毒向大脑的推进赛跑,越早注射疫苗或RIG,效果越好。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的论文,中国2016-2020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074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农村儿童和中老年男性为高危人群。根据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狂犬病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33和118。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西欧、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已消除了经狗传播的狂犬病。

上述论文提到,中国已进入消除狂犬病的关键阶段,应加强对犬只的管理,提高犬只免疫接种率,从源头上控制疫情。

容易被忽视的伤口清洗

据媒体报道,3岁男孩先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之后在晚上赶到南阳市,在一家医院的犬伤处理预防接种综合门诊清洗伤口并注射了RIG。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处置规范》)要求,暴露分为三级,最严重的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RIG是

  • Tag:

相关文章

  •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47.51万家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国家医保局近日透露,截至8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已经达到47.51万家,比去年底增长了45.33%。与此同时,今年前8个月,全国住院、普通门诊和高血压、糖尿病等
    2024-05-31
  • 国家医保局推出16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燕明)6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实施医保服务16项便民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简化手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创新服务模式,打通医保经
    2024-05-31
  • 强化规制霸王条款 夯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基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合同是市场交易行为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达成的协议。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由于格式条款单方拟定的特点,在消费领域,经营
    2024-05-31
  • 中国消费者协会点评网络游戏领域六大“霸王条款”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根据此前发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9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网络游戏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不公平地
    2024-05-31
  • 央行就征信投诉办理规程征求意见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央行日前发布关于《征信投诉办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15日。央行表示,近年来,随着征信信息覆盖主体扩大,征信产品应用场景拓
    2024-05-31
  •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中国消费者协会邀您共同监督过度包装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11月1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开发文表示,邀请消费者参与过度包装消费监督工作,对于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婴童用品、儿童玩具等品类高度
    2024-05-31

最新评论